2015年10月6日星期二

2015年9月9日星期三

學者的孤獨

近日,經常想及一個問題,就是成為一個學者,其實須要有某種跟靈性或精神相關的情操的培養。我並非特別指基督教的屬靈操練,而是很簡單的一些人格內的情操。這些情操跟作一個學者有很大關系。首先,是孤獨。

我無意討論孤獨和獨處的分別。我想強調的就是孤獨。孤獨可分為內心和外界,兩者又相互影響。一個學者的研究,寫作、思考,基本上都是孤獨地進行。甚至最親的人也無法進入這個領域,要習慣於這種孤獨帶來的種種難以忍受的寂寞。當你看見一個著作等身,埋頭於研究的學人,你沒看見的更多是他一個人孤伶的坐在辦公室內做研究。外面的世界好像已經跟他沒關系似的。一個人 在放滿書的書架圍著 做研究。


這是須要鍛煉的,我是指這種寂寞是須要鍛煉。有很多人是無法過孤獨的研究生活。因為內心的趨迫讓人無法按捺下去,就須要在外面尋找支撐。孤獨是意味著沒人會欣賞或批評,孤獨意味著只有自己和自己的思考在鬥爭。我愈發覺得這是一種跟 spirituality有關的。孤獨也意味著自律,指一己對自己生活和學習的規矩,無法自律的人幾乎無法成為學者。除非是絕頂腦明,否則很難相信不坐著做研究的會有研究。

2015年6月26日星期五

Ultimate Concern: Paul Tillich, Buddhism, Confucianism Conference


1.      Duane OLSON, McKendree University
Tillich’s Two Methods in Context: Some Implications for Interreligious Understanding”
2.      LAI Pan Chiu, CUHK
Tillich’s Concept of Ultimate Concern and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  
3.      Francis YIP Ching Wah, CUHK
Another Religious Vindication of Democracy from a Christian Perspective? The Relevance of Paul Tillich to Our Situation.?”       
4.      Brandon LOVE, HKBU
Paul Tillich: Concerning Lessing’s Broad and Ugly Ditch”  
5.      WANG Tao, Hong Kong Holy Spirit Seminar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t. Thomas Aquinas’s and Paul Tillich’s Ideas of Love: In the Perspective of Agape-Eros and Philia”    
6.      Russell Re MANNING, Bath Spa University
Paul Tillich: East and West” 
7.      Stephen PALMQUIST, HKBU
Does Tillich Have a Hidden Debt to Kant?” 
8.      KWAN Kai Man, HKBU
Paul Tilli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Religion?”    
9.      Ellen ZHANG Ying, HKBU
When the Ground of Being Encounters Emptiness: Paul Tillich and Buddhism”
10.  AU Kin Ming, CUHK
Is “Ultimate Concern” a Useful Category for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11.  Andrew HUNG Tsz Wan, Poly U Community College
Tillich and Confucian on Religious Ethics”  
12.  Lauren PFISTER, HKBU
Tillich and Zhang Zhai”
13.  YANG Junjie, BNU
““Being Grasped': From Paul Tillich to T. C. Chao”
14.  Keith CHAN Ka Fu, HKBU
Pneumatological Sacramentality and Cosmic Human: Tillich, Orthodox Theology and Confucianism”   
15.  KWOK Wai Luen, HKBU
Where can Barthian and Tillichian Meet? An Analysis through Robert Jenson’s Christology”      
16.  William NG Yau Nang, HKBU

Lotus Children in Buddhism and Daoism: Reflection along the line of Tillich’s idea of Symbol”      

2015年6月23日星期二

新辦公室

今天終於把所有的搬進新辦公室。在這裡等了三年,終於幸運地能有一個窗的辦公室。坐在窗前,近景是校內一條小馬路,車不多,旁邊都是些老建築,感覺有點滄桑。這辦公室原來的同事去年年底過身,搬到他的工作地方來,看著他一些從前的擺設,頗有傷感。心想不知下一個搬進來的是誰?像我一樣的學術興趣嗎?還是…看著後面整整數排書架上的書,突然感到他們陪伴我走過好幾個地方,不知他們還能陪我多久?時間像回到廿多年前,在這裡求學時的光景,都很糢糊了,那時有想過會像今天這樣坐在這當老師嗎?一切都像很遙遠似的…就像昨天似的。

2015年5月6日星期三

動物性 (animality)

這段時間被動物的問題一直迷住,開始知道起初對它的認識少得可憐。當我們仍注意著動物權利或 Peter Singer 的觀點時,歐洲哲學已經抓住了 animality 這課題不放,由尼采、海德格、德里達、Levinas以致 Agamben 都有豐富的討論。他們的討論方式和內容完全不像英美學界的語言,倍添姿彩。這種討論有著豐富的政治性,關乎 humanity posthumanism、管治、暴力等等。

2015年5月4日星期一

一位學者的側影

自從在本校教書後,偶然在大學飯堂、休息的地方等地方碰上他。他有時帶著老伴坐著吃自己弄的飯菜。他不是學校教授,甚至我懷疑他並沒有正式的職位,近日見他跟學生談天說地,倒覺寫意。

當年讀博士時修過這學者一科,他的專業是中國基督教史,由於我並非此領域,後來也沒跟他聯絡。據說他的仕途並不好,分別在台灣、新加坡和香港等不同學府都呆過,沒一處長久。據說他脾氣不好,不好相處。


每次見他,還是一臉笑容,像個老頑童。一個學者沒有正式的職位,沒有正式的學生,沒有正式的位置,他是如何過日子呢?每次碰上他,我心裡都問。或許一個學者其實真正需要的,只是一個好的圖書館,其他的在他眼中都不重要。

2015年4月9日星期四

田立克與周聯華

這個春季學期在大學與菁華教授田立克思想,當中遇到一件小趣事,是其中課堂的學生告知,後我再探索下去。

田立克 (Paul Tillich) 的其中一本著作《信仰的動力》(Dynamic of Faith) 現存兩個譯本。一個是魯燕萍譯,另一個是羅鶴年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羅鶴年譯本。這個譯本是周聯華注解的。華人學者很少對西方神學作品寫注解,這注解當然反映出他對田立克神學的理解面向。翻查資料時,更發現羅鶴年其實就是周聯華。在《周聯華回憶錄》中,頁310中,他說:「《信仰的能力》是在最美的環境中翻譯的一本書 這是唯一用筆名的書,因為當年我個人的環境,田立克教授對獨裁式的政治和對個人式的英雄崇拜頗不贊同 為了保護我自己,用了「羅鶴年」的筆名。」


據周聯華的回憶錄,他有親自與田立克見面。周聯華是 1954年中在美國神學博士畢業後回台灣。後在1960年到普林斯頓神學院進修,並拜會田立克,那時候的田立克應該在哈佛大學,他是1962年在哈佛退休的。但奇怪的是周聯華說「民國55年,我藉進修的機會去見了田立克教授,在哈佛大學聽了幾堂課,也與他有談話的機會 」民國55年應是西歷1966年,田立克在1965年辭世。恐怕這裡年份記載有錯。但重要的是周聯華恐怕是最早接觸田立克的華人學者。

2015年3月23日星期一

小收獲

由去年10月起,把自己困在辦公室埋頭苦幹趕寫四篇論文,現在算有成果了,寫成並接納出版:

“Paul Tillich’s Understanding of Theology: A Pneumatological Christological Perspective,” Sino-Christian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ble, Theology & Philosophy, Issue 20 (A&HC Index) (Forthcoming, 2015)

“Theology as theonome Systematik: On the continuity of Tillich’s theology,” Logos and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 (A&HC Index) Vol.43 (Autumn, 2015) (in Chinese)

“Trinitarian Symbolism, Mysticism and the God above God,” Bulletin The North American Paul Tillich Society, Winter 2015, Vol. XLI, No.1, pp.20-23.


“A Confucian-Kantia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Eco-centrism on Animal Equality,” co-authorized with Stephen Palmquist,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forthcoming, 2015)

2015年3月2日星期一

Theological Humor: Barth, Tillich and Bultmann Fishing on Lake Geneva

Karl Barth, Rudolf Bultmann and Paul Tillich are taking a break together, fishing on Lake Geneva. They are having a lovely time, smoking their pipes, chatting idly.

It's hot and they are getting thirsty. So Karl Barth gets up, steps out of the boat, and walks across the water to the shore, gets some beers and returns.

It's quite hot so the beer doesn't last long. Barth tells Tillich: "your turn, Paul". Tillich gets up, steps outside the boat, walks across the water, and fetches some beer.

It is getting really hot now, and the beer is finished once again. Bultmann is beginning to sweat particularly profusely... and finally Barth asks him too: "Come on, Rudolf, your turn now." With a slight tremor in his knees, Bultmann gets up, steps out of the boat, and sinks like a stone. Fortunately he is a good swimmer; he drags himself back into the boat and sulks at the far end.

Tillich turns to Barth and says: "Do you think we should have told him where the stepping stones are?"

Barth looks at him in astonishment and replies: "What stones?"

2015年2月17日星期二

田立克 / 蒂利希 (Tillich) 的神學博士學位 (Licentiate of Theology) 中的小插曲

眾多週知,田立克 / 蒂利希 (Tillich) 分別於 19101911以謝林 (F.W.J. Schelling) 為題完成兩篇論文:〈謝林的實証哲學中的宗教歷史建構〉(Die religiongeschichtliche Konstruktion in Schellings positiver Philosophie) 讓他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及〈謝林哲學發展中的神秘與罪疚意識〉(Mystik und Schuldbewusstsein in Schellings philosophischer Entwicklung) 讓他取得神學博士學位。

在當時普魯士的教會組織與大學結構中,學生若要取得神學的最高學位以便能於學術或教會牧職中工作,學生除了須要完成所有的課業外,還須滿足三方面的要求:

1.      候選人須要完成一篇具原創性的論文;
2.      經候選人的導師建議下,神學院須接納該論文,候選人並須於長達數小時的口試中為其論文辯護;
3.      候選人須自行陳構一系列針對當時神學研究的爭論性議題,並在這些論題中以一種公開辯論的方式與神學系的教授爭議。

就上述第三點,當時田立克 /  蒂利希的論題如下:

1.      宗教概念須從上帝概念中派生出來而非相反;
2.      真理的觀念而非道德的觀念須陳構上帝論的基礎;
3.      存活上帝的概念是受限於「在上帝中的自然」教義;
4.      「自然」與「超自然」是彼此相關,而非一種「自然」與「非自然」、「自然」與「精神 / 靈」的關係,反倒相似於相對性與絕對性的關係;
5.      任何將罪作演譯的做法都無法有效論証罪的概念;
6.      倫理與美學的整合是以他們與真理的關係中被證明的,道德與美學行動是彼此相關,像真理的積極性與默觀性肯定一樣;
7.      先知著作中的終末論材料比以色列宗教的先知時期還要古老;
8.      新約中的浸禮與聖餐不僅具象徵性意義,還具備聖禮的重要性;
9.      現時德國觀念論中關於智性上和宗教上的復興,皆可以一種歷史性的解釋,就是那種所謂觀念論的崩潰,最由於外部的放棄而非從內部引發的對抗;
10.  教會若要在知識份子中完成她的責任,只能這樣:既非維護教會的教義,或嘗試在信仰和知識中指引出界線,而是須要真實地展示文化生命與基督教間的活生生的辯證關係。


當時主要在場的反對者是 Friedrich Buechsel Richard Wegener,並順利通過。當然我們今天可以從上述的十個論題中找到得多與他往後神學思想發展的蛛絲馬跡,並且可以窺見田立克 / 蒂利希思想具備高度的一致性。

2015年1月29日星期四

學者的孤苦

從去年十月起,就把自己關起來。除了日間教學晚間兼教,其餘所有時間都用上做研究寫論文,連周末也關在辦公室裡。斷絕臉書的進入,完全專心去寫文章。至此,總算完全一中一英的學術論文,還有兩篇小的英文正進行擴充,也為修改博士論文的英文版起了個頭。


我相信這才是學者的比較真實的處境。也非常佩服那些能兼顧行政、教學和研究的教授們。真惟有親自嘗試這樣幹,才能體會其中的那份寂寞和孤單。試想想,每日就關在丁方的辦公室,一桌子的書,對著電腦寫和改,整個世界就像只有自己一個。以前前輩說,搞學問要忍受寂寞。現在真明白是怎樣一回事。倒過來,也對一些在大學裡不生產的學者多了份體諒。坦白說,真不是容易過的。

2015年1月27日星期二

神學家的生死愛慾:田立克 (二)

我們還是須要回到田立克關於「性」的問題。正如 Rollo May指出,田立克的一生被注定是 “secretiveness about sex and the inability to devote himself single-mindedly to the one woman to whom he was married.”

相信這和他的母親不無關係。 田立克有兩個妹妹,他的母親被形容為如太平洋般的寂靜安穩卻又充滿著神秘的力量。(難怪田立克特別喜歡海洋) 田立克非常依戀她的母親,除了因為是獨子外,幼子與母親間的關係總依附幾分佛略依德式的戀母情意結。田氏母親似乎對此獨子也是痛愛有加。更後連妹妹 Johanna亦對相貌出眾的哥哥傾戀非常。這種童年的性慾的衝動是深刻和巨大的,只能安穩於母親陰性的保衛和呵護中,母親就是田立克的世界。這種龐大的性欲讓田立克在精神上須要展露於「幻想」(fantasy) 和以巨大的知識潛力來發揮。渴望性和渴望知識,從希伯來到希臘皆是一體兩面的。

據Rollo May的觀察,田立克這種性欲的發展被延遲,延遲的結果做成田立克一生中處於一種兩極的狀態:一方面他仍是一個小孩 (childish) ,但同時他又是個巨人 (giant) 。因此,每個女性都像餵養小孩般讓田立克在她們身上得到養份;同時又在這個成人「小孩」身上得到強大有力的依傍和安舒。 上文提到的延遲,相當有可能來自於母親在田立克17歲時因癌病痛苦離世有關。我們可以想像到這個打繫對田立克是如斯的沉重和巨大,他寫了一首詩:

 Am I then I ? who tells me that I am !
Who tells me what I am, what I shall become ?
What is the world’s and what life’s meaning ?
What is being and passing away on earth ?
 O abyss without ground, dark depth of madness !
Would that I had never gazed upon you and were sleeping like a child ! 

有趣的是田立克曾將父親和母親類比於東西德的文化氣質,母親代表著「對生命熱愛,理性和民主」。也許這兩種相異的特質成為塑造田立克那種處於「邊緣上」(on the boundary) 的性格。 我們須要承認田立克生命中有極大的精神和存有論上的需求,因此他須要女性 (或許可以說須要母親) ,在很多田立克與這些女性的書信往來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何等的熱切得到那種接近母性的愛。同時,這些女性又經歷一種被田立克「看透」的感覺,這種感覺太吸引了,甚至在田立克身邊放下一切的保護機能而無法自拔。 「守密」(secrecy) 是田立克情欲生命 (erotic life) 中的特點。

田立克從來不會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已的私生活,也不喜歡講「咸濕」笑話。但論到愛,田氏仍然會投入地論到性交,欲愛和聯合等等。對於田立克的情欲觸覺,Rollo May有一段動人的描述:

Most of his reaching out to women was done by his eyes and voice. He gazed at each one as though looking for someone. He drank each one in. What was he hunting for ? Each could be the fountain for his thirst.

 確實田立克的生命注定對他身邊的女性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第二任妻子 Hannah尤甚,在結婚當晚,田立克就走到附近的酒店與好友飲酒作樂。田立克的精神心靈都過於複雜以致沒有一個女人能為他帶來幸福的婚姻。”No woman would have made a good wife to Paulus.” 那究竟田立克和Hannah是如何渡過他們的「開放婚姻」?

原文出處:有人寫字 (http://thewritingpeople.net/2014/08/21/%E7%A5%9E%E5%AD%B8%E5%AE%B6%E4%B9%8B%E7%94%9F%E6%AD%BB%E6%84%9B%E6%85%BE%EF%BC%9A%E7%94%B0%E7%AB%8B%E5%85%8B%EF%BC%88%E4%BA%8C%EF%BC%89/)

神學家的生死愛慾:田立克 (一)

已經多次被問及田立克的「誹聞」,可能因為他們知道我對田立克略有研究,希望在我口中打探某些「秘聞」。每次我都以「這問題很複雜」打發過去,心想: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真的能用聊聊數語表白清楚嗎?何況是近代一位響噹噹的基督教神學家。不止一次,從神學界前輩口中聽到,田立克的神學不值一提,原因是他的私德很有問題。心中不免想到,基督教圈子太須要兩類人:聖人和罪人。但大部份的人都是在這兩者之間,神學家也不例外。

 故事可能要從田立克的第二任妻子說起。田立克逝世於1965年,妻子海娜 ( Hannah) 未幾即出版她的半回憶式的傳記 From Time to Time和From Place to Place。從她的角度記載了她和田立克的往事。海娜在書中對其丈夫作出很多嚴峻的批評,包括田立克在性和婚姻家庭的問題。當時不少田立克的好友和同道皆力勸海娜不要出版,以免影響田立克的聲望。但海娜不理眾人的勸阻,書仍舊出版。田立克在書中被形容為「好色之徒」:經常跟女性有密切的往來,甚至有婚外情和性關係;在辦公室存放著色情雜誌;但卻對妻子和兒女非常冷淡。 自海娜的作品出版後,關於田立克的「誹聞」自然愈傳愈烈,甚至已經成為近代神學中的醜聞。據我所知,甚至有傳田立克是同性戀者。雖然這些誹聞並沒有對田立克在神學界的地位做成破壞,但畢竟在很眾人心裡,不禁會問:是真是假?若是真的,何而如此? 我不認為我在此是為田立克「翻案」,我既沒有這資格也沒有這需要。作為研究田立克好幾年的學人,我覺得有這責任在華人基督教中能提供一些另外的角度來看這問題,以釋大家心中的疑慮。

 我曾經這樣回答一位向我詢問的神學生:這問題永遠 (!) 將無法恰當地在華人教會圈子中得到公允的討論,原因有兩個:華人教會中的清教徒道德潔廦和儒家禮教作祟是其一;在我們的文化和信仰中幾乎不能理解希臘的 eros (欲愛) 是其二。正如一位相信是首先討論這問題的心理學家 Rollo May (他也是田立克剛從德國走難美國時的第一批學生) 的慨歎:

「我覺得我無論如何怎樣去寫,都將會被誤解。」

但更讓 Rollo May感到困擾並非旁人的評價,而是他認為完全無法準確地描寫田立克生命中的「愛」。 根據 Rollo May的觀察,田立克是極度受女性傾戀的男人,無論在德國或在美國,每次講課完畢,總有一大堆女性環繞著他,幾乎每個女性都被他的講課深深吸引。田立克似乎有種魔力能將每個女性內在潛存的東西呈現出來,以致跟田立克一起,她們不約而同地經歷某種「出神」狀態。簡而言之,田立克這種對女性的吸引是 sensual seduction而非 sexual。Rollo May強調田立克並非一個好色之仕,他所追求的從來不是情色之事。有趣以是田立克並不會跟某女性發展長遠,他總經常放下受他吸引著的女性,而她們卻從不會對他產生怨恨和責罵,反而像初戀的女孩寫信寫詩給他。以下是其中一段:

 My eyes go from the clouds to you to the stars, And thus I weave a cradle for you.

這些田立克身邊的「紅顏」都知道其他「紅顏」存在而沒有 jealousy,似乎每位女性都能在田立克身上找到其他人無法取代的位置。Rollo May強調田立克和她身邊的女性存在的關係核心不是「性」,而是某種具備質素內涵的 eros。 在此,我們須要認識田立克的背景。海娜 (Hannah) 是田氏第二任妻子。他的第一段婚姻以悲劇收場。田氏在一次大戰前結婚,戰後回來她已經與田立克的一位好友珠胎暗結,田氏只好離婚收場。更特別的是,田立克後來在一個關於藝術的場所認識海娜 (Hannah) ,當時海娜與另一位男士有婚約,但被田立克吸引,最後與田立克商量後,決定以「開放婚姻」(open marriage) 來一起生活。但在田氏生命中影響著他關於女性問題最關鍵的是他的母親和兩位早逝的姊姊。

原文出處: 有人寫字 (http://thewritingpeople.net/2014/08/19/%E7%A5%9E%E5%AD%B8%E5%AE%B6%E4%B9%8B%E7%94%9F%E6%AD%BB%E6%84%9B%E6%85%BE%EF%BC%9A%E7%94%B0%E7%AB%8B%E5%85%8B%EF%BC%88%E4%B8%80%EF%BC%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