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研究所工作後,每年12月總要到北京聚聚,參加會議、講學、聊天和談生意等。每次碰到中國學者都份外親切,反而在異地碰見香港學者總有份隔膜。多年觀察,已經不會對國內的學術會議抱有什麼期待,好讓自己的怨氣不致含到日落,反而降低要求,從容面對,更能享受當中的氛圍。
笑稱「神仙會」的學術會議談不上什麼學術性,但總光怪陸離。每人發言15分鐘,可想象能有多少時間讓你發揮?有些學者隨意聊聊,糊渾過去,談了十分鐘金融危機,然後草草收場,他講的題目是「基督教信仰與金融危機」!有些學者以優美的普通話,大講創造和生態、人性和墮落,竟獲得掌聲謝賞,甚至台下有學者在提問時贈言:聽君一席話,勝讀萬卷書!原來,內容都是次要中的次要,能善於詞令的就是好東西。當然,總還有些技巧高強的,以古諷今,批判中國現今的社會和信仰危機的。其間,也不乏香港學者來福音傳播,但普通話水準之低,一時成為笑話。曾感慨這些學術會議早該安樂死,但看來保留下來還是有點價值,讓嚴肅的學術討論加點甜品,神仙會也者,各施各法,大嗚大放,証明中國大陸學術自由、信仰自由!
這次最認真的相信是大家都關心家庭教會的問題。自本年10月起就分別有兩個公開的會議,分別有國家官員、學者和家庭教會成員共同參與討論家庭教會的問題。其間當然有舌劍但還是比較理性,家庭教會問題已經到達了不可和不應視而不見的地步,不認真處理,只會做成不可挽回的結局。有學者擔心現在的透明化,正是為下一波的清算而準備;大多國內學者亦不抱樂觀的態度,似乎家庭教會的問題會成為下一代國內基督教研究者的關注。
2008年12月17日星期三
讀經之危險在於 …
讀經可以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也可以是一種相當政治性的舉動。當信徒懂得讀經、釋經和解經時,就意味著聖經的意思不能再被某些解釋所壟斷,甚至衝擊和顛覆過去傳統甚至那些意識形態的信仰詮釋。因此,對當權者而言,任何私下或離開傳統的解經都是危險的,危險性在於意義變得不穩定、多元和衝擊性。
昔日德國的宗教改革運動的深遠影響之一,就是信徒可以越過教會傳統的釋經來自行解經。路德將拉丁文聖經翻譯為德語聖經,使每個德國信徒皆可以直接面對聖經的經文,對當時的教會而言,此舉的震撼不僅在於降低了拉丁文的聖經地位,更重要的是聖經的解釋自此就不再受教會神職人員所壟斷。路德他自已的神學突破也正正在於越過教會對救恩的理解,而直接從聖經中找到「因信稱義」這種具有顛覆性的神學立場,從而衝擊當時的教會的信仰、神學和政治地位。
可見,任何想把聖經的意思保護在自已一已的狹窄範圍內的做法,背後都是想維護一種政治正確的信仰立場,以致所有信仰內的事情都可被操控。宗教改革運動的精神告訴我們,無論教會傳統多麼久遠多麼偉大,只要它僵化了,壟斷了信仰和聖經的理解,信徒就應該提出反抗;並且,沒有人,甚至教皇,能告訴我們真理就在他那裡,教皇的理解只是眾多解釋之一。
昔日德國的宗教改革運動的深遠影響之一,就是信徒可以越過教會傳統的釋經來自行解經。路德將拉丁文聖經翻譯為德語聖經,使每個德國信徒皆可以直接面對聖經的經文,對當時的教會而言,此舉的震撼不僅在於降低了拉丁文的聖經地位,更重要的是聖經的解釋自此就不再受教會神職人員所壟斷。路德他自已的神學突破也正正在於越過教會對救恩的理解,而直接從聖經中找到「因信稱義」這種具有顛覆性的神學立場,從而衝擊當時的教會的信仰、神學和政治地位。
可見,任何想把聖經的意思保護在自已一已的狹窄範圍內的做法,背後都是想維護一種政治正確的信仰立場,以致所有信仰內的事情都可被操控。宗教改革運動的精神告訴我們,無論教會傳統多麼久遠多麼偉大,只要它僵化了,壟斷了信仰和聖經的理解,信徒就應該提出反抗;並且,沒有人,甚至教皇,能告訴我們真理就在他那裡,教皇的理解只是眾多解釋之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