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1日星期四

蒂利希 (Tillich) 的神學博士學位 (Licentiate of Theology) 中的小插曲

眾多週知,蒂利希 (Tillich) 分別於 1910及1911以謝林 (F.W.J. Schelling) 為題完成兩篇論文:〈謝林的實証哲學中的宗教歷史建構〉(Die religiongeschichtliche Konstruktion in Schellings positiver Philosophie) 讓他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及〈謝林哲學發展中的神秘與罪疚意識〉(Mystik und Schuldbewusstsein in Schellings philosophischer Entwicklung) 讓他取得神學博士學位。

在當時普魯士的教會組織與大學結構中,學生若要取得神學的最高學位以便能於學術或教會牧職中工作,學生除了須要完成所有的課業外,還須滿足三方面的要求:
1. 候選人須要完成一篇具原創性的論文;
2. 經候選人的導師建議下,神學院須接納該論文,候選人並須於長達數小時的口試中為其論文辯護;
3. 候選人須自行陳構一系列針對當時神學研究的爭論性議題,並在這些論題中以一種公開辯論的方式與神學系的教授爭議。

就上述第三點,當時蒂利希的論題如下:
1. 宗教概念須從上帝概念中派生出來而非相反;
2. 真理的觀念而非道德的觀念須陳構上帝論的基礎;
3. 存活上帝的概念是受限於「在上帝中的自然」教義;
4. 「自然」與「超自然」是彼此相關,而非一種「自然」與「非自然」、「自然」與「精神 / 靈」的關係,反倒相似於相對性與絕對性的關係;
5. 任何將罪作演譯的做法都無法有效論証罪的概念;
6. 倫理與美學的整合是以他們與真理的關係中被證明的,道德與美學行動是彼此相關,像真理的積極性與默觀性肯定一樣;
7. 先知著作中的終末論材料比以色列宗教的先知時期還要古老;
8. 新約中的浸禮與聖餐不僅具象徵性意義,還具備聖禮的重要性;
9. 現時德國觀念論中關於智性上和宗教上的復興,皆可以一種歷史性的解釋,就是那種所謂觀念論的崩潰,最由於外部的放棄而非從內部引發的對抗;
10. 教會若要在知識份子中完成她的責任,只能這樣:既非維護教會的教義,或嘗試在信仰和知識中指引出界線,而是須要真實地展示文化生命與基督教間的活生生的辯證關係。

當時主要在場的反對者是 Friedrich Buechsel與 Richard Wegener,並順利通過。當然我們今天可以從上述的十個論題中找到很多與他往後神學思想發展的蛛絲馬跡,並且可以窺見蒂利希思想具備高度的一致性。

2008年2月13日星期三

我讀巴特《教會教義學》的日子

終於立下決心,跟 Y. 讀 CD,反正要研究他,順勢試試自已的功力!

不喜歡 Barth的,不會讀 CD,理由夠清楚的,要反對他,給他蓋頂帽子就可以,這是我們慣常的技量;

喜歡 Barth的,也不會讀 CD,要讚賞他也是蓋頂帽子就可以;

研究 Barth的,甚少真會讀 CD,反正二手資料多如汗牛充棟,幹嗎跟自已過不去,捧著14本 CD回家看,還有那些 small print,看著叫人懷疑是否真的巴特寫的? (怎能寫那麼多?)

Y 說當年讀巴特的 CD 把他從信仰的低谷中救拔出來,否則現在可能幹起其他別的了。Y 說 CD很難讀,(我真的讀了後,這話是真的!) 但讀過後,讀通後,就沒有什麼神學作品會讀不懂;正如讀懂海德格的 Sein und Zeit後也沒有什麼哲學作品會給難倒!

對一個讀 Tillich 讀了8年的人而言,讀 CD 是有點先天困難的;套用某教授的說法:差不多他說一句我就要批評一句!

無論如何,讀 CD,是要告訴自已和別人:我真的讀過 CD!其他的,以後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