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日星期日

襄樊.宜昌之行【2】


神學欲探索神性中的真善美,然美學亦探求美感經驗之根據與內容,故神學與美學故有重覆之處。美學所追求的探索對象往往又以神性之美為最後之根據和終極之目標。世俗美學理論於種種文學、社會批判理論及哲學中出現,此亦是國內美學學人之大體學科訓練,然於過去一個世紀中,國情變幻莫測,社會信仰道德價值解體,美學過去一道成為學人超拔解脫之道遂為絕路,美學為拯救之法亦落空,以此成為他們尋找美學的神聖根基之原因。

神學本是美學之根源,於西方神哲學歷史發展而言,美本是神聖範疇,審美的探求本是神聖經驗探求的部份。神學中的種種教義又展現種種的美感呈現,以巴爾塔薩而言,神學開展出一種以神聖為根源的美學,世俗美學的價值應以神聖之美為最後依歸。這確是一種神學的美學 (Theological Aesthetics) ,但卻非美學的神學 (Aesthetic Theology) 。

神學與美學間的關係是一種怎樣的關係?神學提出某種的超越標準作為反思美學和批判美學界線的標準?神學作為豐富美學中的神聖品質以致提升美學的整全性?倘若這兩種學科的分家是啟蒙的結果,後現代神學的種種帶著美學色彩的表述是否另一種結合的嘗試?當前中國學人熱烈討論神學美學的話題,象徵著一種美學價值的失落?還是心靈超拔的無力?

神學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後感

1 則留言:

匿名 說...

Theology and art are inter-related. many times, I see that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art to describe God is more appropriate than rigid theology. For example, we said God is love, and in fact love as itself is a very artistic aspect in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