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3日星期二

華人神學研究的生態

數天前孫牧在其博客(http://greatest-dad.xanga.com/722143529/%e8%a8%8e%e5%8e%ad/)中,指出香港神學圈子的某些怪現象,讓孫牧甚為討厭,可惜他沒有就此探討下去,現嘗試在其討厭上加點理性分析的原素。

香港神學其實真正要算比較像樣的時間是很短的,我指的是開始從外國接受較正規的神學訓練,並取得博士學位為指標。中國神學研究院的成立是有重要性的,起碼它將香港華人神學的訓練和研究指標放在研究院的層次,由1973年成立至今,算是不到40年的光景,隨著70和80年代開始,香港的神學訓練就開始出現新的一頁:教授具備博士學位者眾,接受神學訓練者漸多大學畢業 (同時間香港政府於90年代初擴展大專學額,亦間接做就了接受神學訓練者的入門水平) ,還有具備學術質素的華人神學期刊的出現。倘若訓練一個接受神學訓練以致具備研究質素者的時間須要大約10至12年計,不到40年的光景,其實最多只能訓練三代人,這也比較符合現時香港神學界的時代劃界內容,最早仍然有70和80年代在西方接受神學訓練回港草創時代者,以余達心為例;第二代是經過第一代的訓練,再進而投身神學研究及回港事奉,現大致成為香港神學界最活躍的一群,可以鄧紹光為例;第三代是剛冒出頭,並未進入教會神學院等建制內,神學研究取向亦相對比一二代較多元。

我想指出的是華人神學在比較嚴謹的意義上富有深度的研究的時間是比較短的,根本談不上一種華人神學的研究傳統,亦枉論華人神學研究的道統,再加上華人教會有不少信仰的意識形態上的干擾,更令神學的研究禁區甚多。因此,華人神學的討論難免不時仍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做法和想法。正如孫牧指出的,權威主義色彩仍然濃厚,山頭主義突出等等。神學研究的道統和傳統離不開一種學術群體的建立,但這點華人神學界尤其淺薄,除卻山頭宗派傳統的隔閡外,行內人也甚少注意同道的研究方向和成果,這點很奇怪,似乎大家都不怎樣把同道的學術作品看為一回事,又或者大家心底裡都知道很多作品皆是應酬式的作品,無甚看頭。無論如何,香港神學圈的人都是各做各的,同桌吃飯各自修行,真正學術交流 (不是指應酬式的那種) 是非常少見的。

談到學術期刊,大家皆會認同期刊乃是學術交流和研究的重要園地。但隨著幾間大神學院各自有自己的神學學刊後,似乎現在有後勁不繼之感。根據我的觀察,各大神學院的學刊已經開始「塘水滾塘魚」的現象,意即學刊大部份是該校的教授的文章,並且這些文章的質素每況愈下。究其原因:第一、求過於供,香港神學學刊多但研究的人少,邀文求文的情況非常普及;第二,神學院教授忙於行政教會傳道教會機構等要職,能有文字出產要算萬幸,至於質素就別提了;第三,近十年,神學院忙於搞經濟生產,舉辦課程之多令人驚訝,筆者多次教晚間神學課程,同一科目竟然有三至四個不同課程的學生來修讀,神學院教授忙於應付日間晚間的課程,那有時間空間做深入的學術研究!甚至,我一度懷疑,現時幾份香港神學院的學刊是否仍然貫切地執行 “peer review” 制度!倘若這制度形同虛設,則神學學刊就只會淪為大家擺擺姿態的地方而己。

神學院的教席向來都是鳳毛鱗角,除了基本的博士學位外,牧會經驗,人格質素,根正苗紅都是決定性因素。更有趣的是,神學院教授職位從來沒有公平競爭的規則,人際脈絡決定了最必要的條件。所以,能否取得教席,自然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這樣自然作出很多自我調整的舉動,縱然對前輩的說話作品看不過眼,也不會輕言出手,因為這圈子太小,說不準明天考慮你的入職,就是你寫文狠批的那位。這些權力、政治和關係的複雜性左右了很多學術上的發展和進深。

倘若以上的觀察是準確的,確令人擔心。

沒有留言: